走近科學之李元齊輕鋼建房之路
2019-07-30 13:40 來源:東方經濟網 字號:
最近以來,輕鋼房屋備受青睞,幾度登上熱搜。用輕鋼結構建造房屋,并不是新興事物,早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就開始研發投入使用。在二戰以后,整體經濟逐步恢復活力,人民對住房需求水漲船高,于是方便快捷的輕鋼房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走近科學》 20190730李元齊的輕鋼房屋發明之路)
最近小編采訪到了我們最近上了《走近科學》火的不能再火的輕鋼房屋方名人李元齊先生。
李元齊,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筑鋼結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任職于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工程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祖炎院士的得意門生,擔任沈院士鋼結構研究團隊的學術帶頭人。
一,可以說李元齊可謂是歷經發明波折,無數失敗都未曾打斷過他的發明之路,最終憑借輕鋼房屋讓自己一個小人物名譽海內外。
當下社會,幾毫米厚的輕鋼結構通過工作者的手快速建起了節能又抗震的房屋,同時房屋可以實現流水線作業,工業化生產,并且特別適合于工業化建造。那么工業化生產的房屋能以怎樣的速度建造一座完整房子?以一個二三百平米的房屋為例,基本30天就可以快速建起。在房屋的安全性能上,即使房屋翻滾,依舊可以保持整體性,對人造不成任何傷害。那么輕鋼結構的房屋到底什么樣呢?
通過李元齊先生的口中我們了解到輕鋼房屋的結構,輕鋼房屋的主體結構由輕鋼龍骨搭建而成,具有高密度、高強度、穩定性。超強熱鍍鋅層275g/㎡,能保證特種環境下達到長久防腐的作用,同時具有抗震防風的性能,抗震9級,防風13級,保證房屋整體支撐受力達到國家規范。
樓面系統以桁架式為主,輕鋼梁高度305mm,由標準的小桿件組裝而成。樓面梁上鋪設18mm厚OSB結構板,上邊設置40mm厚的輕質混凝土墊層(抗裂隔聲層)。地面裝飾層可選用木地板、瓷磚或者地毯等。樓面采用高強熱鍍鋁鋅C型和U型輕鋼構件組合而成,樓面梁按照標準的模數等間距密肋布置,樓面梁上面覆蓋經過嚴格防潮防腐處理的結構板材,形成堅固抗震的樓面系統。
所用結構件均采用熱鍍鋅鋼板,裝配時采用自攻螺釘,不使用焊接技術,有效保護鋅膜完好性,因此抗腐蝕能力極佳。再加上所有結構件全部封閉在不透水氣的復合墻體內,不會腐蝕、不會霉變、不怕蟲蛀,建筑物使用壽命可達到70年以上。
墻體采用內墻和外墻之分的輕鋼房屋樓面由冷彎薄壁型鋼架或組合梁、樓面OSB結構板,支撐、連接件等組成。 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纖維板,以及膠合板。 在這些輕質樓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載,所以,在安全方面,輕鋼房屋是絕對安全。另外輕鋼房屋的樓面結構體系重量僅為國內傳統的混凝土樓板體系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其樓面的結構高度將比普通混凝土板高100~120毫米,優質的材料就會給建筑一顆強大的“心臟”。
通過李元齊的一番講解,我們深刻地意識到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當然這更離不開他的勤于專研,一絲不茍的嚴謹精神。小編相信,在國家大力扶持裝配式建筑的國情下,輕鋼房屋發展必將擁有廣闊市場,為全人類居住環境提供了更優質的選擇。
- 熱圖
- 精彩瞬間
- 精彩新聞
- 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