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產業力量加入有助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頑疾
2020-05-24 15:23 來源:東方經濟網 字號:
眾所周知,大企業強國,小企業富民。近年來,各國政府無不在推動大企業發展的同時,特別高度重視小企業發展。就中國而言,小微企業貢獻了我國60%以上的GDP、80%左右的就業和50%以上的稅收?梢,小微企業對有效抵御外部經濟風險,激活內部經濟需求,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至關重要,已成為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
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世界性難題,解決這一難題是一個長期、復雜、艱巨的過程,加之今年疫情的疊加影響,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宏觀環境約束加強,融資能力以及財務可承受力下降,客觀上讓小微企業融資頑疾進一步加重。
過去10多年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先后發布了多個政策文件,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近幾年在全國啟動推廣了普惠金融政策,除了要求各大商業銀行建立普惠金融部,扶持小微企業融資貸款外,還發展了一大批小貸、保理、擔保、租賃、互聯網金融企業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以細分市場、分門別類地助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但是,從實踐效果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未得到解決,仍然是制約我國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在金融扶持的基礎上,引入產業力量,實現對小微企業的綜合扶持。”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這樣建議。對小微企業而言,稅費減免和融資支持等政策建立在正常的訂單和營收之上,在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同時,引入產業力量,加強產業鏈協同,通過數據、資金、人才等環節的打通共享為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生存發展環境,形成產業協同合力。
要知道,從具體操作上看,不論是商業銀行,還是小貸、保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或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現在基本上是各自為戰,缺少產業鏈金融的系統推進和覆蓋。而產業鏈金融的優勢在于能夠針對小微企業所處的產業鏈,制定全面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這不論是對金融服務提供方還是小微企業來說都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通過將資金有效注入處于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企業,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與龍頭企業、核心企業戰略合作的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小微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從而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經過30年發展,蘇寧產業布局已涵蓋零售、地產、金融三大板塊。2019年蘇寧完成對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的收購,補齊大快消和百貨發展的短板,全場景、全品類的布局正式成型。在積極布局場景入口,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核心運營能力的同時,蘇寧也加大智慧零售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強大的物流能力、金融能力和科技能力。
站在“三十而立”新起點上的蘇寧,擁有全渠道、全場景的布局優勢以及智慧供應鏈體系基礎,將更聚焦開放,依托蘇寧供應鏈體系和互聯網轉型期間積累的技術優勢,實現零售核心能力和資源的輸出,賦能行業與社會。
正如此前張近東多次強調的那樣,“蘇寧要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開放共享,要與各類行業伙伴甚至競爭對手鏈接協同,實現資源共享、能力共享。”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事關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就業大局,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蘇寧將積極響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號召,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配合政府部門形成合力,發揮蘇寧易購、蘇寧金融等產業資源、優勢,為小微企業提供商品+服務+場景+金融+科技的一站式產業鏈協同解決方案,構建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破解小微企業融資中的難點和問題,為小微企業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普惠金融服務和產業鏈服務,為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