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集社:建設一個以UGC內容與元宇宙資產數字化為依托興趣消費模式
2022-11-22 14:25 來源:東方經濟網 字號:
近日,海南銀月網絡宣布獲得數千萬融資,用于旗下區塊鏈應用潮集社的戰略發展,重點聚焦在區塊鏈技術易用化,元宇宙資產數字化、web3.0社交、UGC數字文創等領域的新探索。
潮集社可謂是2022年末新互聯網應用的一匹黑馬,據不完全數據,內測期間就已經突破20萬用戶訪問,可見用戶對潮集社模式的期待與看好,這匹黑馬會帶著什么樣的模式來攪動數字文創圈呢?
潮集社定位為年輕人進行數字藝術分享與數字資產交易的元宇宙社交平臺,平臺聚焦在潮流、主流文化藝術作品版權數字化,數字資產流通與內容+實體的雙向賦能。
潮集社將web2.0的UGC模式(創作者經濟)與web3.0社交、元宇宙經濟結合,是數字文創經濟模型的全新探索。首先,創作者可以通過發布數字藝術、插畫、3D模型、音樂、視頻、攝影等藝術表現形式分享自己的創作,作品獲得曝光與流量,提升了知名度與話事權,影響粉絲的購買決策;其次,創作者的原創作品可以通過潮集社的數字版權存證服務進行數字版權確權,也可以通過潮集社的聚合區塊鏈服務進行權益登記上鏈,以此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方便獲取更大的商業潛力。再者,用戶可以通過潮集社的數字資產發行服務來發行或者銷售自己的數字資產進行變現。在潮集社,用戶可以通過內容社交來建立文創IP的私域流量實現粉絲增長,也可以交易包括含NFT、NFR、數字藏品、數字版權等形式在內的數字資產來實現文創IP在數字經濟的商業價值。
潮集社以“Inspire Art”推陳出新、藝術革新為使命,旨在打造一個新世紀青年文化自信的舞臺。
在技術層面,潮集社接入螞蟻鏈、BSN鏈、草田鏈、樹圖鏈、華為云鏈、新版鏈等多家知名區塊鏈網絡,為用戶提供權益登記、版權登記、上鏈發行、交易溯源、跨鏈資產管理等服務。
在平臺服務層面,潮集社用UGC模式來打造WEB3.0社交新經濟模型,結合粉絲效益與DAO共識效益,建設一個以數字文創為依托的興趣消費平臺。區于傳統數字藏品平臺,潮集社成為了IP與用戶共同互動的平臺角色,承擔著維護平臺規則、監管數據要素、執行賦能權益、鏈接IP與粉絲共識的責任。
除了在技術和平臺服務層面來幫助用戶實現數字資產的確權-發行-銷售-行權等操作,潮集社平臺更注重IP的孵化打造與用戶的持續運營,潮集社為IP發行者提供了從發行策劃、站內引流、自媒體矩陣宣發、到直播帶貨、再到后續的權益賦能的一整套營銷方案幫助IP發行方順利完成發行、銷售和售后服務。
在潮集社發行的每一個數字資產都會要求綁定一個定制化權益,包括不限于IP周邊、文娛生活權益、線下實體權益、定制服務權益、實物權益、商業開發等,不僅滿足了用戶對藝術的熱愛追求,也滿足了用戶獲得實際價值的保障。通過這種實際權益賦能,可以預見,傳統實體權益或者數字權益會在保留其價值的情況下,額外承載經過創作的優質知識產權屬性,最終以數字資產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在潮集社平臺綻放光彩。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傳統經濟的數字化,反哺實體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同時品牌方也能在數字資產流通過程中最大化地實現品牌商業價值。
2021-2022年數字藏品在中國的火爆發展,給了中國IP一個嶄新的出路,讓更多的優質IP通過數字藏品的形式,實現了商業化、品牌化的華麗轉變,繞過物料堆積、產業線更新、倉儲成本等諸多冗長的產業鏈,通過數字藏品的形式,直達下游市場。但是數字藏品的路也有崎嶇,行業初生的蠻荒階段結束后,大量平臺由于IP發行方運營水平差、粉絲粘性低、商業價值難以進一步實現等問題,不得已只能放緩發行頻率和降低發行數量,IP變現價值大大縮水。
數字藏品的野蠻發展也讓更多創業者對這個行業進行了更理性的思考與探索,不再一味追求“快速撈錢”、“以小博大”的割韭菜模式,潮集社CEO認為無論是橫線擴展,還是縱向延伸,數字藏品都還有更多的行業機會,數字文創經濟也不應局限于數字藏品,創業者應該把眼光聚焦在運用技術,將版權、知識產權、IP等資產數字化,讓數字資產成為更主流得消費品,為新消費經濟帶來新的動能。
- 熱圖
- 精彩瞬間
- 精彩新聞
- 隨便看看